一日不见,如隔三秋,“三秋”指多久?不是三年,我们都理解错了

发布日期:2024-11-18 13:50    点击次数:145

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,“三”是个很神奇的数字,在很多成语典故和诗词歌赋中都有出现,而且每次出现的意义都不太一样。

比如“士别三日,当刮目相待”中的“三日”用来形容时间短,而“一日不见,如隔三秋”中的“三秋”指的时间却很长。

“三日”并不是三天,那么“三秋”就是指“三个秋天”吗?

按照古人的习惯来看,可能并没有这么简单。

“一日不见,如隔三秋”中的“三秋”究竟是指多长时间?古人们究竟是怎样使用“三”和“秋”的?

谁第一个提出“三秋”?

“一日不见,如隔三秋”出自何处?出自《诗经·王风·采葛》。

《诗经》是先秦时期百姓们的日常生活,他们的日常生活很简单,而这句话最初的意思和现在的意思也差不多。

《采葛》一共三句话,讲的是一个男子思念一位农家女子的故事。

《诗经·王风·采葛》:彼采葛兮,一日不见,如三月兮。彼采萧兮,一日不见,如三秋兮。彼采艾兮,一日不见,如三岁兮。

这是一个男子在对一个农家女子倾诉衷肠的场景,这个女子每次出去干活,这个男子就会有一天见不到这个女子,因此急得他抓耳挠腮,简直度日如年。

这首诗很生动形象地写出来男子见不到心爱女子的焦急情绪,让人很有代入感。

这里的“葛”指的是葛藤,“萧”指的是蒿香,“艾”指的是苍艾,都是古人常见的植物,就算是最平常的百姓,家里也会有这些东西。

到了这些东西适合采摘的季节,村里的女人便会约好结伴采摘。

这件三千年前很平常的事情,却没想到引发了这样一场“灾难”。

每当这个女子出门采葛时,这个女子的追求者就是有一天无法见到她,这一天对于这个男子来说就很难过度过了。

人们常说:快乐的时光是短暂的,反之,痛苦的时间是漫长的。采葛藤时一天像三个月,采蒿香时一天像“三秋”,采苍艾时一天像三年。

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,这里的时间分明是递进的关系,一开始是三月,最后是三岁。

三岁指的是三年没有问题,那么位于三个月和三年之间的“三秋”,其具体含义指的是多久呢?

这件事也困扰了后世的学者很长时间,他们曾经提出过有关“三秋”的三个观点。

“三秋”指多久?

学者们的第一种观点:三秋指的是一整个秋季。

从《诗经》的诗句中我们可以看出,这时候的女子频繁出门务农,应该是正值秋收的季节,因此“三秋”是指一整个秋季也比较合理。

但是为什么要将一个“秋天”写成“三秋”呢?

古代的百姓都是以农耕为生的农民,因此他们对于一年之中的节气和时令要十分敏感,每个时令该干什么农活,这是很重要的事,关乎着一家人一年的生活。

而百姓们为了设置更加详细的“日程表”,将每个季节又分为了三个阶段。

就拿秋天来说,秋天的第一个月是孟月,第二个月为仲月,第三个月为季月。

这三个月加起来,就是一整个秋天,所以在这句诗里的秋天又被写作三秋。

虽然解释也能解释得通,但是总觉得不能让人满意。

学者们的第二种观点:三秋指的其实是九月这一个月。

唐朝文学家王勃有一篇著名的《滕王阁序》,在这篇优美的文章里有这么一句话:“时维九月,序属三秋。”这里的三秋指的就是秋天的第三个月,也就是深秋九月。

把“三秋”当作“秋天的第三个月”来用的情况并不多见。

除了这篇《滕王阁序》,剩下的还有柳永的《望海潮》里写的“三秋桂子,十里荷花”,这里的“三秋”可以指九月,但是也可以说它指的是整个秋天。

具体指什么,恐怕要去问问柳永才能知道了。

而学者们的第三个观点:三秋指的是九个月。

提出这个观点的是唐朝的著名文学家孔颖达。

别看这个孔颖达不怎么出名,但是他可是一位大人物,曾经被封为唐朝初年的十八学士之一,还在李世民的凌烟阁里留下了画像。

而且最重要的是,这个孔颖达是孔子的第三十二代孙,凭着这个身份,孔颖达的文章一直受人推崇。

李世民亲自下令召他做官,并且命令他和魏征一起编纂了《隋史》。

后来孔颖达又独自编写了《五经正义》,详细讲解了五经,对后世的学子们产生了极大的影响。

而这位孔颖达对“三秋”的看法是:“年有四时,时皆三月。三秋谓九月也。设言三春、三夏其义亦同,作者取其韵耳。”

孔颖达认为,一年有四个时令,每个时令都是三个月,三秋就是指三个秋天,也就是九个月。其他的什么三春、三夏、三冬也都是这个意思。

虽然孔颖达的这个观点称得上是简单粗暴,但是话粗理不粗,三秋九个月确实是最符合《采葛》诗中之意的一个解释。

因此,后世的学者也普遍认为,“一日不见,如隔三秋”的“三秋”应该是九个月,而不是三个月或者是三年。

真实的“三”与虚假的“三”

在很多时候,古文里的数字并不是真实的数字,而是一种虚假的数字,就比如最开始提到的那个“士别三日,当刮目相待”。

这是发生在三国时期的一件事,孙权嫌弃吕蒙没文化,吕蒙却说:“我一个带兵打仗的,学什么文化?”孙权说让他平常多看点书,有好处的。

吕蒙虽然不乐意看书,但是孙权有命令,他也不得不看。

等过了一年半载之后,鲁肃来找吕蒙谈事,发现吕蒙的谈吐跟以前有了天差地别。

吕蒙将他跟孙权的事告诉了鲁肃,鲁肃不禁感慨道:“士别三日,当刮目相待。”

很明显,这里的“三日”肯定是不对的,“三日”只是在形容时间比较短。

这里的“三”是泛指,不过为什么非得是“三”呢?就不能是四日、五日、六日?这不得不提到“三”这个数字的重要性了。

老子在道德经中说:“道立于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”因此,“三”的引申意义就是泛指多数,古人还立下了“凡三之属皆从三”的规定。

正是因为有这条规定,古文中的“三”就有了不同的含义,每次遇到还得仔细考虑,这里的“三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?

如果说没有任何前置条件,单单就拿出“一日不见,如隔三秋”这一句话来看,这里的“三”很有可能是泛指,指的就是时间长,具体是多少没人说得清。

但是如果放在《采葛》的具体语境中来看,“一日不见,如三秋兮”这里的“三”真的就是三,这里的“秋”也真的就是秋。



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